全媒体记者王禹 赵文文
“这10台学习机是宁波一家爱心企业定制的,里面存放了1500多篇语文课文,能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提供辅助。”日前,在喜德中学报告厅,海曙区退休高校教师忻元华和腾崇夫妇郑重地将爱心企业捐赠的礼物递到校方手里。与学习机一同远道而来的还有宁波爱心人士集资的5000元助学金。
忻元华和腾崇两位老教师退休后,坚持为20多个民族的1.6万余名山区孩子带去科学“星火”和心理疏导的故事传播后,感动了千万人,他们的校友、学生、同事及宁波爱心企业纷纷表示,也想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别小看这5000元,它能帮10位学生解决一个学期的伙食费。”每次接到捐赠,滕老师总感到十分温暖,她说,在支教的路上,他们并不孤单,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民间公益,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撑着偏远地区的发展。
就在本次支教过程中,滕老师还收到了学生周坤的信息。周坤毕业已经10多年了,当年受到滕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如今在制造业相关领域自主创业,小有成就。“看到两位老师的朋友圈很受鼓舞,我请滕老师帮我寻找真正有需要帮扶的学生,为他们解决学费难题。”周坤说,只要他结对的孩子能顺利上高中、读大学,他一定努力支持下去。
滕老师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参与到结对帮扶行动中。用她的话来说,大山里的孩子个顶个聪明,只是需要一个更能扩大见识、提升自我的平台。“很欣慰已经有一位老师提出来,退休以后要接过我的实验器材,继续开展支教工作,我相信会有更多自然科学的支教志愿者深入到各个贫困地区。”忻老师说。
幸运的是,东西部协作正在加紧推进。2021年,浙江宁波从广东佛山手里接过“接力棒”,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海曙区与喜德县结对,开展了人才、经济、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组团式的帮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宁波市十五中学师生向喜德中学捐款15万余元,解决了150名左右学生一年的营养餐;宁波市东恩中学积极联系宁波金鸟服饰有限公司,为喜德中学运动员捐赠了50套运动服;横街镇中心小学柳钱勇联系鄞州银行捐助2700元作为成立喜德县城关小学篮球队的启动资金......
现今,在这个海拔2000多米、风大缺水、环境恶劣的地区,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公益资金不断注入,学生研学旅行项目逐渐增多,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今年9月,宁波市开展“课程援凉”计划,推动课程落地,带动本地教师培育,同时把四川凉山的教师带到宁波参加集中严训,学习教育管理模式。后续,喜德中学理科老师短缺、缺少高中教师系统性培训等难题将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