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203M130259282T/2022-82776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气象局 | 发文日期: | 2022-07-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2年上半年,宁波市海曙区气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和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为海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贡献气象力量。现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气象保障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区委书记在我局明升ms88注册 会议精神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我局加强贯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全面开展业务自查检查、应急演练,并全方位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复盘总结工作,针对雨雪冰冻、暴雨、强对流等重要天气过程和入梅后非典型梅雨形势,严密监测,切实开展“梯次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不断提高预报精准化和预警提前量,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依据。通过气象月报、气象信息快报、决策短信等形式积极开展五一、清明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和春运、中考、高考等专题气象服务。今年以来共发布决策短信324条次、约32万余条。发布气象决策材料共96期,其中气象信息月报6期,重要天气报告2期,气象信息快报18期,气象周报43期,专题气象服务21期;发布更新预警信号33次。
(二)强化改革创新 加快推动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
积极谋划海曙气象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省级气象监测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已升级四要素站16套、六要素站5套,新建温雨站3套、全天空观测仪6套。成立X波段雷达项目领导小组和暴雨预警信号调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省局暴雨预警信号调整工作5个试点区县之一,积极推进各项任务,多渠道广范围开展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暴雨预警信号级别、阈值、防御措施的本地化修订任务,着手开展针对的本地化研究;完成X波段雷达前期调研和选址工作。
提升宁波城市景区气象保障能力,与天一阁·月湖景区签署气象防灾减灾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打造无灾景区、安全景区、健康景区。目前已完成气象要素和负氧离子监测站点等硬件建设,监测数据和预报预警投影展示、气象有声读物和气象科普读物即将在城市书房上线。
积极推进气象服务融入数字化改革,参与区“防台减灾智慧协同平台”项目,完成气象子场景方案,提供气象数据方案;配合区文广旅游体育局 “恶劣天气、灾害预警监测处置”场景项目建设、天一阁·月湖景区“云游通”建设。
(三)坚持服务为本 持续提升气象服务共同富裕能力
积极推行“1+N”为农气象服务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对象从去年的116家增加到188家,气象服务专员全程跟踪水稻、小麦生长期开展针对性服务,与区农技站联合会商20余次,共同发布农事提醒。今年以来共制作发布专题服务材料53期,决策短信16条次、共计1万5千余条,受益农户400余户。开展古林小麦种植、集士港深溪村虾稻共生养殖地调研气象服务需求2次。联合宁波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海曙区农业农村局连续四年发布杖锡樱花花期气象预测,并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直播”、“云赏樱”等形式开拓樱花服务;积极助力集士港深溪村“气候避暑胜地”及章水李家坑村、龙观磻溪村“乡村氧吧”申报。
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意识。以“天一云霞”党建品牌为载体,推出“云霞宝宝“微信表情包,以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传递气象文化;原创法治微视频入围省气象部门法治微视频大赛并在浙江天气微信公众号展播;联合市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皎口水库直播活动,呼吁公众关注气象,保护环境和气候水资源;多次开展面向学生、防汛防台责任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责任人等的讲座培训,通过发放宣传册、线上普法知识问答、LED电子屏等多渠道开展气象科普宣传。
(四)加强部门联动 不断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部门合作,加强与区应急管理局、区国土、区水利局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与应急局联动,参与修订《宁波市海曙区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海曙区应对台风洪涝极端天气灾害“五停”工作制定意见(试行)》;与区水利局联合印发《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方案》;与区社会治理中心共商“网格+气象“等防灾减灾工作,计划6月底联合发文将网格员培训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等气象灾害防御有关事项纳入全科网格事务管理。
加强气象信息员、协理员管理,完成2021年度考评和先进表彰工作,南门街道柳锦社区1名气象信息员先进事迹被省气象局推荐到中国气象局汇编入册,为全省气象部门仅有两人之一。按照早部署早实现全覆盖的目标,组织40个村(社区)申报创建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召开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培训会。联合海曙区应急局通过视联网组织2022年度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责任人业务培训。积极推进气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五)服务监管并举 切实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沟通,做好9项划转事项对接工作,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推进基层气象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减证便民”改革,实行告知承诺制,践行“最多跑一次”陪办制,网上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开展助企纾困,走访3家升放气球单位和2家防雷检测机构;排查消除一家加油站重大防雷安全隐患,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大幅缩短整改时间,获企业致谢。
切实履行海曙区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内以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和部门联合检查的形式完成易燃易爆危化重点场所全覆盖检查,今年以来出具整改意见书4份,已完成整改2处。完成防雷重点单位“一企一档“建设,防雷安全风险码应用率实现100%。开展工矿领域防雷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对所有安监所负责人防雷安全线上培训。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常态化联合监管模式,有效提升气球升放监管力度。
(六)坚持党建引领 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双提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印发《宁波市海曙区气象局2022年“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任务清单》《中共宁波市海曙区气象局党组领导班子、党组书记和班子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2022年度任务安排》等文件。3月接受浙江省气象局党组第二巡视组巡察,我局将此次巡察作为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圆满完成各项巡察任务,并将认真写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党支部被区组织部向市组织部推荐“五星基层党支部”。1课题获机关党建工作优秀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深化“天一云霞”党建品牌和服务团队建设,打造有海曙辨识度的党建名片,党建品牌被区委组织部汇编入册。在水稻、樱花、茶叶等服务对象增加内容拓展,为共同富裕发力,《海曙新闻》报纸整版刊登海曙气象服务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区级“文明单位”。通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微党课、开展青年干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讨论、认领微心愿、防疫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区委书记批示要求,强化政治担当,推动海曙气象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服务。全力以赴做好台风、暴雨、强对流、雨雪冰冻等重要天气过程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按照预报预警 “早准快广实”和“梯次化”要求,努力做到“精细监测、精准预报、精确预警、精心服务”。积极推动X波段雷达建设,深入推进暴雨预警信号调整试点工作,不断提高预警提前量和服务水平,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共同富裕”发力。积极开展点对点的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深化茶叶、草莓等优势农产品精细化气象服务,推行“1+3”为农服务模式。运用立体农业气象灾害观测系统开展研究服务工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观测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继续推进城市旅游气象服务,深化与天一阁·月湖景区联动共建。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做好气象预警与极端天气灾害“五停”措施的有效衔接。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普查成果应用,完成气象灾害风险地图编制。加强部门联动,完善联合会商、联合预警、预警响应、叫应等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创建55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
(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切实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加强部门联动,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气象“整体智治”水平,进一步优化气象行政审批服务规范流程。加强平安建设,开展“除险保安”行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辖区易燃易爆危化场所、防雷检测机构和防雷检测市场的监管责任,加强“红、黄、率“三色防雷安全风险码的推广应用,加强升放气球资质单位全覆盖检查和升放气球活动监管。
(五)进一步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纠“四风”树新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写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创建,力争成功创建区级文明单位,狠抓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天一云霞”党建服务品牌建设,基层党组织星级创建再上台阶,加强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和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